18675922018

搜索

联系热线:

专注畜禽污染治理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18675922018
QQ:
客服在线,欢迎咨询
8:00 - 21:00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着“务实高效、创新致远”、“诚信为本,争创高端的技术、质量、服务”的服务宗旨,公司追求可靠的产品质量,并注重良好的售后服务,

服务热线:186-7592-2018 / 0750-3850229

©2017 江门广洁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4795号 

江门广洁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平台

>
>
治理养殖污染急需调整政策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治理养殖污染急需调整政策

浏览量
【摘要】:
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并要求将畜禽粪便、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对我国农业污染治理中结构性矛盾的现实考量。我国要持续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尽可能地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还田综合利用,是必然要求。  当前,超碎农田和超大型养殖场的两极化发展,使我国种植、养殖业面临巨大污染压力。在我

      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并要求将畜禽粪便、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对我国农业污染治理中结构性矛盾的现实考量。我国要持续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尽可能地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还田综合利用,是必然要求。

  当前,超碎农田和超大型养殖场的两极化发展,使我国种植、养殖业面临巨大污染压力。在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制度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全国除了极少数国有农场外,大部分农户经营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在东部一些地区,耕地资源紧张,甚至人均不足一亩地。与这种超破碎化的种植业形态相对应的是,大量农业人口不得不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农业生产中追求单产提高,依赖化肥、农药大量投入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化肥施用量高达5838.8万吨,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达到357.3公斤/公顷,一些地区甚至高达600公斤/公顷以上。过量施用带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形成巨大的面源污染。而大量秸秆也因缺乏各方面投入而无力处理,造成秸秆焚烧屡禁不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肉、乳、蛋制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成为畜禽养殖大国,猪、羊存栏量及小畜禽存栏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散养户退出,包括网络新贵在内的大量资金进入养殖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兴起。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畜禽粪便急剧增加。以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生粪便量33千克、尿液13千克计算,万头牛场每天产生330吨粪便、130吨尿。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环保压力巨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染物处理。

 

 

  由于利润限制,很多养殖企业难以承受按照治理工业污染要求对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等实施处理后达标排放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大量养殖场污染处理设备无法正常开启,甚至根本没有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据调查,我国约六成规模化养殖场缺乏最基本的干湿分离设施。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甚至水体生态功能丧失。

  与我国不同,发达国家大多数奶牛场是家庭经营或合伙经营,规模较小。如澳大利亚奶牛场平均饲养规模是220头,400头以上已属少见。近年来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的新西兰,平均饲养规模也不足400头。与适度规模的养殖业相对应,发达国家的大部分畜禽养殖场都是农牧结合经营。由种植业规模决定养殖业规模,养殖业规模又反过来影响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养殖业与种植业通过饲草和肥料协调发展,既防止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肥力。

  由于对土地消纳缺乏必要的技术规范,同时,过于庞大的养殖场没有足够的土地供其消纳,大量高浓度养殖污水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板结,周边农田也因长期灌溉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导致作物徒长、倒伏及晚熟等,甚至受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现象。

  因此,当前必须从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现行政策加以调整,以尽可能实现种养平衡,减轻污染。

  一是调整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相关内容,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尤其是过大规模的规模化养殖,从鼓励类调整为限制类。

  二是改变2007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发布的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用地政策。考虑土地消纳问题,对不具备相应规模农田消纳条件的地区进行用地控制。

  三是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消纳和处理情况列入规模化养殖场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要求,尽快完成相关专门导则及土地消纳技术规范的制定。

  四是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这一条例已赋予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制止和报告的权利,并要求环保部门向社会公布违法排污养殖场限期治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核查信息。要鼓励大型养殖场周边农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污染防治中。通过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土地消纳的可操作性和污染治理效率。

 

      转自: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